离退休工作处
 网站首页  机构信息  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政策法规  养生保健  党建之窗  协会天地  老年大学  杂志阅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杂志阅览>>正文
文章内容页
《秋实》(第4期)—回乡见闻
2013-12-26 10:46  


  


 回乡见闻

任克勤




2010年夏天,我从里仁学院物理教学岗位上退下来,五十年的教学生涯结束了。时间闲暇了,不禁想起了老家的弟弟妹妹们。我们兄妹九人,我是老大,弟弟妹妹早就邀请我们回乡看看,于是我和老伴过完国庆节就登上北行的列车,踏上了回家之路。我们到了四平,外甥在车站迎接我们先去大妹家,我的两个妹妹和小弟都在四平。第二天,小弟和两个妹妹陪我们在四平游览了一天,四平变化太大了,原来的田野都建起了高楼,新建的小区林立,还修建了一个英雄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纪念碑,纪念解放战争在四平的四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我们还参观了四平战役纪念馆,管理陈列着烈士们用过的枪、炮、炸药包、手榴弹、弯折的刺刀、抬伤员的担架等实物。听着解说员的讲述,一幕幕悲壮惨烈的拼杀场面浮现眼前,感人肺腑,令人难忘。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和支前民兵、担架队的乡亲不怕危险抢救伤员……我们永远铭记住四野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两天后,四弟儿子开车来接我们,外甥女婿也开来一辆车,我们和两个妹妹,小弟和媳妇分别乘两辆车回乡下老家。我老家在吉林省梨树县喇嘛甸镇招苏台河南岸的中梁房村。汽车从四平出发,向北经过梨树县城,沿着公路向西到喇嘛甸镇,再走七里多地就到了。一路上看到公路两旁全是高大的白杨,农田像整齐的大棋盘,一块块被防护林隔开。地里种的全是玉米,已经割完一捆捆码放在地里,梨树县是全国有名的玉米之乡。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家乡变得几乎认不出来了,过去的土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十字街两旁全是红顶砖瓦房,独立的四合院,院中有小拖拉机或摩托车。有的人家院里还有小轿车。

四弟、五弟、六弟家都是砖瓦房,有四间的有五间的。只有二弟是一个人,住两间平房。他们都有彩电、冰箱、大衣柜。二尺多长的电子钟,每个大人都有手机。各家后院都修了带盖的厕所,不再像我们小时候在屋后随地大小便,狗跟在后面吃排泄物。

我们住在四弟家,四弟夫妻养牛羊,每天放牧。儿子和媳妇种大棚,每天开着轿车去大棚干活。小孩子送到村里幼儿园,由妈妈每天骑摩托接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用水,再也不用到外面去挑井水了。原来村子中央有一口露天水井,用辘轳摇柳斗水罐,每一次都得摇四、五次才能装满两桶水。当年的桶都是木制的,一只空桶就有十多斤,装满水小孩子挑不动,我和弟弟只能抬着走。冬天井台上冻着厚厚的冰,非常危险,我曾梦见我去挑水掉到井里了。如今,这口井不见了。连压力抽水井也不用了,家家在厨房里安了抽水机,电闸一合,水就自动流入缸中,方便的很。

过去农民吃的主食是高粱米、小米,冬天吃冬储的土豆白菜,春天则吃夏天嗮的干菜、咸菜、大酱,有时挖点野菜,一直到七月份才能吃上新鲜菜。现在他们和城里人一样,每天吃大米饭,偶尔吃点白面(做面食很费时间),冬天也有新鲜蔬菜吃了。村里有超市,日常生活用品都可以买到,小时候没听说过的啤酒、雪糕也都有了。附近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大集,集上各种工业品、农副产品琳琅满目,有钱几乎什么都能买到,很是方便。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年老的农民有低保,晚年生活有了保障。村里有卫生所,不用出村就能看病。农民现在种地实现了机械化,由农机专业户负责机器播种、化学锄草,大田的农活不多了。村里的年轻人有些进城去打工,有的留在农村打短工,一天也能挣二百元左右。

我和侄子去地里拉苞米,苞米杆割倒后放在地里居然没有老鼠糟践。他们说这是因为老鼠吃转基因苞米,三代绝种,据说中国山西、吉林已没有老鼠。在四平老家的田野里,我的确没有看见一只老鼠,这和小时候硕鼠遍地,“莫食我黍”的农田,恍如两个世界。

家乡的农产品远销四平、长春。五弟儿子有电脑,上网一查,一目了然。联系客户下乡收购,农民再不用自己上市场去卖农产品了。

老家的变化真大。吃的穿的用的和城市一样。住的虽不是高楼,但砖瓦房宽敞明亮,哪家都是二百平米左右的房子,冬天的土暖气一烧,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在老家住了一星期,我们又到梨树县城三弟家住了两宿,三弟儿子开车送我们回四平乘火车返家。

这次回老家兄弟姐妹都见到了,亲眼看到家乡一个普通的东北小村庄变化都这么大,不禁感慨难怪沿海发达省份的农村会那么富裕。展望我国的“小康”发展目标,我和兄弟姐妹们相约,2020年再相会!




Copyright © 2013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6-335-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