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工作处
 网站首页  机构信息  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政策法规  养生保健  党建之窗  协会天地  老年大学  杂志阅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杂志阅览>>正文
文章内容页
《秋实》(第4期)—忆徒步游泰山情景
2014-01-02 10:35  

忆徒步游泰山情景

                  刘忠林



    在泰山还没有架设索道的岁月里,我曾特意徒步游历过一次泰山。火车于早8时到达泰安站,出站向东走不远是岱庙。岱庙是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的地方。庙内的主殿天贶(kuàng/)殿,高20米,长近50米,宽近20米,黄瓦覆盖,飞檐翘起,宏伟壮观。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是中国最大的三座宫殿。殿内有宋代的巨幅壁画,长62米,宽3米多,画的是“泰山神启跸(bì/币)回銮图”,画面人物潇洒飘逸,栩栩如生,是一幅十分珍贵的艺术品。

    从岱庙向北走一段路,到岱宗房。它是泰山的南大门,也是徒步登泰山的起点。在这里看到介绍说:“泰山海拔1524米。由岱宗房到泰山顶约10公里,高差1350米,需攀登约7000个台阶,以中天门至南天安门间的18盘最为陡峭难上。”看到这里,遥望蓝天,万里无云,阳光越来越强烈。我是深秋十月中旬从寒冷的北方齐齐哈尔来,低头看看自己这身北方人的穿着,毛衣、毛裤、大棉袄,真有点望而却步!可是已经来到泰山脚下,哪有不上之理!

上午9点,从岱宗房往北走,山路越来越陡。走走歇歇两个多小时,棉袄早已脱下,还是汗流浃背。正在这时,路边出现一座农家小院。院内坐着一位老翁,慈眉善目,须发雪白。进院休息,与老翁攀谈起来。老翁已80多岁,以采药、养鸡为生。正谈话时,一只黑花母鸡领着20多个活泼可爱的小鸡雏,咕咕地过来。老翁高兴地指着鸡对我说:“这个大老黑丢了一个多月,又回来了,还带回一群小鸡崽,原来它是偷着抱窝去了!”告辞时,老翁主动送给我一根藤条拐杖。我掏钱要付款,说啥不收。我只好道谢,怀着感激的心情告别老翁。

拐杖给我增加了一条上山的腿,省了不少力。越往山上走,那苍翠的泰山松越多。泰山松蜜集成林的不多,多数稀稀拉拉。可能正因为长得不密集,所以特别茁壮英武,令我浮想联翩,欣然命笔,写下这样几行记实的文字:

枝横尽曲如蟠龙,

干壮挺拔耸云天。

忆想彭祖寿八百,

追念英烈芳万年。

在途中还看到几位工匠,正在磨制一种油光闪亮的石头。据说这是泰山石,色彩靛青似蓝,坚硬无比,十分珍贵。据工匠们说:“毛主席的水晶棺底座,就是用一整块这样巨大的泰山石,经过精雕细刻制做而成的。”

约下午三点,攀登到中天门(也称“二天门”),已走完约四分之三的路程,稍事休息。到这时,我才真正理解“攀登”这个词,原来是“手足并用”的意思。一路上,尤其在那些陡峭台阶多的地段,不少女士和部分男士,真地是“四爪着地”大段大段地往上爬行。可是,那些给饭店送粮菜煤的挑夫们,实在令人叹服。他们每人的负重都在百斤以上,却比我们这些游客走得快,又休息时间少。这些重体力劳动者,肤色酱红,肩膀宽宽,腿肚特粗,个个都像铁塔一般。泰山人,老者长寿,青年健壮,儿童也很棒。在一户山民门前,曾看到一个扎两只羊角辫的小姑娘,竟然光着脚片,在一段石阶上轻飘飘的上上下下、跑跑跳跳在玩耍。当时,没有相机,又有感触,只好“以笔代机”,给她“拍”个风华小照:

童发笑脸眉梢悄,

花袄青裤打赤脚。

上山如同鸟在飞,

下山有如顺水漂。

在中天门休整后,开始向南天门(又称“三天门”)挺进。山更高了,天见凉了,穿上棉袄还有点冷。当攀登18盘时,耳边风声呼呼作响。到晚7点天黑时,终于攀爬到南天门。赶紧找旅店,租件棉大衣穿上。这旅店的房间已经住满,我们后来者只好住进军用帐篷。一顶帐篷里住20来人,有的是集体来的。据他们说:某某中途返回了,某某在中天门就住下了。其实,就是勉强攀登上来的人,也是腰酸腿疼,精疲力尽。有经验的人拿出碘酒在揉腿,或用热水泡脚。饭后,大多数人上床休息。然而,那呼啸的山风,吹得树梢嗷嗷嚎叫,鼓得帐篷嘭嘭山响,弄得人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无奈之下,我只好穿上棉大衣,出去看看泰山的夜景。啊!在这岱顶观夜景,美不胜收,情不自禁呀!又写下几行字:

漫步岱顶迎狂风,

仰望苍穹满天星;

置身仙境不胜寒,

俯瞰万家灯火明。

岱顶,是南天门到玉皇顶(又称“天柱峰”)的通称。这里凸凹不平,但总的来看没有大的坡度,还算比较平坦,有碧霞祠、日观峰、月观峰、仙人桥、观鲁台等名胜古迹。玉皇顶有玉皇庙,是泰山的极顶。在此,可以观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景观。夜里虽然没有睡好,第二天还是早早起来,跑到玉皇庙附近的日观峰。见早到的人们都在面向东方,遥望那越来越辉煌的多彩多姿的霞光。等了约十来分钟,只见一轮金黄色的太阳,在那遥远的一道黑色云海后面,一跃而出。然后又接连跳跃几次,就完美地露出了她那光彩夺目的笑脸!此时此刻,观赏日出的人们都欢腾雀跃,拍手称快,感到无限地满足!过了好一会,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慢悠悠地离去。有七八个人想去过仙人桥,我也随同前去。仙人桥在岱顶的边缘,是几块巨大的扁型的石块天然叠落而成,没有护栏,十分险峻。上去的人不少,过去的人不多。我也上去了,走了几步,向左斜眼一看是万丈深渊,立刻头晕眼花腿发软,赶紧退回。

岱顶的景观挺多,因我还有事要办赶火车,没能多看细瞧,仅在岱顶花钱拍一张留念小照,便匆忙下山。行至中天门,为了从另一侧面观赏泰山,改走北路继续下山。

在泰山上,主要在南坡和岱顶,有许多诗文刻石。其中以秦代李斯的小篆碑刻最为珍贵。字形工整,笔画圆健,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后的标准字体。据说原有165字,当时只看到410个字。其次是经石峪的隶书石刻《金刚经》,系南北朝时北魏人所书。字体雄健浑厚,字大50厘米见方,享有“大字鼻祖”之誉。原有2500余字,尚存1043个字。

去泰山前,听说“泰山多古木飞瀑”。可能因为去的季节不对,只见到古木,即泰山千年古松,而未看到飞瀑。但是,那清冽甘美的泉水,山南山北,山上山下,时而可见,潺潺流淌,一路撒着水花,一路漂着山歌。这泉水是泰山人的生命之水。路过几处有山民居住的院落,与他们交谈得知,他们做饭、做菜、饮用和洗涮等,都全靠这宝贵的泉水。就是那一小块一小块的农田、菜地、果园的灌溉,也是用泉水。据说,泉城济南72名泉的源头就在泰山。

俗语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据我的亲身体检恰好相反。下山时的北路比上山时的南路,更加陡峭,石阶更窄更多,且坑坑洼洼不规整。可是下台阶总比上台阶快且省力。所以我上山时用了十来个小时,下山时只用了约三个小时,就颠颠地跑到泰安火车站。徒步游泰山,虽然很辛苦,但回味无穷,乐在其中。这次徒步游泰山,是19771016-17日的事,如今已事隔30余年,还念念不忘,记忆犹新,也满足了我多年的宿愿。

20131029追记



Copyright © 2013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6-335-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