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工作处
 网站首页  机构信息  新闻动态  重要通知  政策法规  养生保健  党建之窗  协会天地  老年大学  杂志阅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杂志阅览>>正文
文章内容页
《秋实》(第4期)—《苦难辉煌》:一本好看的书
2013-12-26 11:06  

《苦难辉煌》:一本好看的书

  李福亮




(一)

日前看到一则资料,说是中国人年平均读书0.7本,韩国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是56本,以色列是66本……中国人已经失去了读书的习惯——飞机上,地铁里,公车内……在外国人随时随地安安静静地读书的时候,中国人却都在玩手机、打游戏、看APID,中老年人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不管是工间还是班上见缝插针地都在干一件事儿——打麻将!以此观之,中国人正在浅薄化平面化没文化,将来真的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

      我觉得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观察到位,分析靠谱。其实只要看看你周围的人都看没看书,再想想自己看了几本书,就知道了。咱们这还叫大学,咱们一个个还叫知识分子……

      那外国人它咋就那么爱看书呢?原以为,今天这个时代——多媒体时代、网络化时代、E时代,大家不都是这样么?原来不。

      那中国人咋就越来越不爱看书了呢?

      想来想去,大概有一个原因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书不好看。

      当然这里指的是“正经”书。估计上边那些统计那些说辞指的都是“正经”书——有知识含量有文化含量有教化意义的书,而不是一味休闲一味娱乐的闲书。中国的正经书不好看。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你看看咱们那些教材(我指的是文科)面目多么可憎!真不知他们用什么时候办法写出来的,但他们做到了。只有道行高深之人只有苦行僧才能一路坚持下来而不致发疯。有朝一日好不容易可以与之白白了,还有几人肯于重蹈死地?再说社会上的书,尽管开放以来文风已大有改观,比如说史的有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但还是太少,面也太窄——比如讲哲学的讲马克思主义的就没有。而且可信度也令人生疑。

      诶,你别说,没有上述毛病的好书还真让我碰上了一本!它叫《苦难辉煌》。不爱读书的中国人,读正经书读伤了的中国人,你就信我这一回,找本(电子书也有)翻一翻,管保会相见恨晚爱不释手!

(二)

      先得说,这本书正经。

讲党史的。以红军长征为现在进行时,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天下大势东方大势——日本、俄国、中国、第三国际、国民党、共产党的风云际会狂飙突进。从中我们可得到在以往其他任何教材文件宣传材料中都不曾得到的真知灼见,令你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愉悦,这还不够正经吗?

      当然,说它正经,首先得强调它是信史。是真的,不是编的。是学术成果,不是小说演义。

这可以从作者的资质看出来。看官可以百度一下:

       金一南,1952年出生,1972年入伍,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副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20013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赴美国国防大学讲学。现为解放军报特约撰稿人,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评论员,中国军事统筹学会战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学术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国际新闻奖”、解放军报“金长城国际观察优秀奖”,国防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003年被评为国防大学首届“杰出教授”

   也可以从官方对它的态度看出来。《苦难辉煌》是中宣部、中组部推向全国党员干部推荐的学习阅读重点图书。20107月,党和国家领导人还将此书推荐给到访的国民党高级领导人。

(三)

      再得说,这本书好看。

      好看在哪儿呢?它新颖。

      一是内容新。它是现代史,是当代史,是党史,但却不是六十多年来官方钦定的、喉舌灌输的、家喻户晓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教条,而是始料不及的、鲜活生动的、有时甚至让你大吃一惊的新鲜史实。

金一南是比较开放的,是不满足于传统的;对中共军事、对党的历史有他的研究,他的挖掘,他的发现,他的观点。他在书中用历史事实把有的人从神还原成人,比如毛泽东。他也会闹情绪也会耍手腕也会打败仗也会犯错误也会污赖好人。把有的人又从鬼还原成人,比如林彪。他的年少有为,他的特立独行,他的梗介抗上,他的用兵如神……对以往教科书中那些路线斗争的抽象符号——比如李立三、王明、博古、李德、张国焘……大多还原了他们的历史功过,给于了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对那些我们耳熟能详却终不过只是干巴巴的的姓名的英雄人物——比如朱德、彭德怀、刘伯承、杨得志、刘志丹……讲清了来龙去脉,还原了血肉真身,让我们感到了父兄般的亲切。甚至,把那些一直被我们妖魔化了对手——国民党中的领袖与精英,日本走向现代化的启蒙者、政客与军阀,也都还原为我们可以理解的人。这本书与以往不同的是,它书写的是人的历史,历史中的人;告诉我们,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是旗鼓相当的人类精英在纵横捭阖,而不是人鬼神在明争暗斗!

二是形式新。选材文学化,叙述散文化,结构戏剧化。

史书,一般重在事件,人物多数沦为铺演事件的道具。但优秀的史书却因人物塑造成功而不朽。比如被鲁迅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苦难辉煌》似乎是 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与我党的正宗历史书大相径庭。人们一时摸不清它的路数,就试试探探以“纪实文学” 名之吧。其实司马迁早就把“史传”的里程碑戳在那儿了。我们在《苦难辉煌》那活灵活现的英雄群像中完全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作者特别钟情于那些感性的素材,形象的画面,生动的细节,感人的故事。我们不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花多大精力挖掘到捕捉到这些宝贵的瞬间的。我们只知道,读到这些东西我们没法不感动没法不赞叹没法不宾服。随手举两个例子吧。

组织发动领导了安源煤矿工人斗争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立三(不是毛泽东也不是刘少奇)代人受过十六年,一直猫在苏联默默地为党工作,1946年化名回到刚解放的东北,组织安排他给大家上党课讲党史,他选讲了“立三路线”。效果极佳。莫不宾服。可当场有人提问,“你怎么知道李立三当时是那么想的呢?”沉默了一会儿,他轻轻回答说:“因为我就是李立三。”全场默然,忽然掌声雷动……

淮海战役。某村外大树下横躺竖卧着几个国民党兵俘虏。忽见共军一个年轻战士牵着一匹战马从眼前走过,不远又一个中年汉子穿着破草鞋跟过来。见一农夫挑水,凑到跟前蹲下来说:“老乡,讨口水喝行吧?”老乡说行啊。汉子咕嘟咕嘟喝了一气说声谢谢,抹了把嘴大步流星地追那战士去了。一俘虏恍然,说,那汉子就是他们头子——彭德怀!我见过他!大家惊奇地伸着脖子看过去,一人感叹地说:“他们怎么能不胜利,咱们怎么能不失败!”

还记得《史记》的“初,……”式的插叙倒叙式吧。《苦难辉煌》也不是一般史传的平铺直叙,而是灵动多变。作者贯用拈连闪回之法。在总体的顺叙之中,具体到事或人,他会从现在进行时一下子跳到过去时或将来时,让你即时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感慨万千。比如写到长征的某次战役,写到围剿红军的某位大员,他就会把镜头拉回去,让你看清此公的来龙去脉;也会把镜头拉向解放战争的战场此公如何兵败被捊,甚至你还会看到1949年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开国大典……当然,也许你还会看到文化革命中他如何跳楼自杀……

(四)

《苦难辉煌》在中央机关、国务院各部和多个省市自治区引发了强烈反响。

网上说,它"叫好又叫座"。说它是“众多高层领导争相阅读的一部优秀作品”,又是“社会各界和当代青年读者群反响十分热烈的畅销读物”,“从2009年上市到现在,《苦难辉煌》已经加印了18次,总发行量达到了50万册。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还是2011年的报道。说的是它第一版的情况。现在呢,已出了第二版。第二版本配有光碟。而据此拍攝的纪录片我没看,据说也是火爆得很。

何不整一本看看呢, 这真是一本可以放在枕边而不会后悔的书。

 

Copyright © 2013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All Rights Reserved  TEL: +86-335-  
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河北大街西段438号 燕山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开发与技术支持:燕山大学信息化处